1 材料的检验和实验
因为此项施工技术的特殊性, 对于施工材料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提前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工作。对于绞线的检验需要按照批次来进行,一般每一批的检验数量保持在60T 以内,而且还需要检验同一批次的钢绞线是否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和相同的生产工艺。具体做法为随即抽查三盘钢绞线进行表面质量、扭曲力度以及直径偏差的检验工作。
2 预应力孔道留设施技术工艺
在具体的工程中,预应力孔道留主要通过预埋金属波纹管的形式来完成,可以先进行预应力筋穿以后浇筑混凝土,也可以先浇筑混凝土再进行预应力筋穿的工作。每一个工艺都有自己的利弊,总体来说,先浇筑再穿筋虽然施工比较困难,但是可以直接清洗孔内部,经过后期的压浆等处理可以有效预防预应力筋出现生锈的现象。
目前的施工现场主要使用金属波纹管和塑料波纹管两种类型,不管使用哪种类型都需要保证波纹管的刚度性能。如果设置横向定位筋,需要先设定出曲线的最高点、最低点和直线、曲线之间的变点等,如果修建的管道硬度合格可以不设立纵向的定位筋。具体的施工现场使用后穿束的机会很多,一般在一些短束的施工现场经常用到这个技术。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在进行浇筑之前,可以放入一段小一号的塑料管,等浇筑完毕后再将管拿出。但是在长束的施工中,一般会先穿束,主要的理由为先穿束可以充分利用到钢绞线的刚度优势,进而增加波纹管的硬度,以便于在实际的操作中不会受到机械设备的冲击发生变形的情况。
3 混凝土的操作和后期养护
桥梁的混凝土浇筑工程,通常是采用一次成型的操作手法,将提前搅拌好的混凝土按照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一次形成梁体的主要结构。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程度,一般采用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主要浇筑桥梁主体的混凝土部分,第二步在实行桥梁面板的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最好保证浇筑工作从桥梁一端开始到另一端结束,沿着桥梁的位置采取斜向分段和水平分层的施工方法。最大的厚度不能超过300 毫米,而且要保证一次成型。对于浇筑的顺序来说,需要先浇筑桥梁的底板位置,然后根据顺序浇筑下八字部位和腹板的部分。
混凝土的震动方式根据位置不同稍有差异,通常是在预应力管道下面的位置主要为附着式的振动为主,管道以上的位置主要采用插入式的振捣办法,除了施工方法有区别,还要保证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不能出现翻浆、下陷和气泡的现象,保持振动的力度,不能发生过度振动和疏漏的局面。
对于桥面混凝土的施工顺序来说, 主要采取先进行端边墙施工,然后为挡渣墙,最后是末端的端边墙。桥梁的桥面板施工保证从一侧开始施工,一直延续到另外一端,中间不能停工,一气呵成。主要使用插入式的振捣棒操作,采用梅花形的方式进入施工现场,插点之间的距离要小于200 毫米,插入的时候迅速,拔出的时候缓慢,而且不能直接拔出,最好是边振动边拔出的方法。一般混凝土的振动施工时间掌握的标准为: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出现光泽度、没有下沉现象等为考察的原则。
下灰的过程需要注意挡渣墙的使用数量,也是采用振捣棒插入的方法进行,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人工的配合完成,通常第一次浇筑完工以后还需要进行二次压光处理,除了保证桥面视觉上的美观度,还能让桥梁主体的排水坡度合格,做好桥梁的防水性能。
对于后期的混凝土养护来说,对于已经完工的混凝土工程如果没有拆膜基本上都是自然养护的方法。主要的操作是混凝土浇筑全部完毕以后可以在桥梁的表层铺上浸水以后的无纺布,有了这次无纺布的保护拆膜前只要保证无纺布的湿润度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养护工作。洒水的时间和次数需要根据自然环境和气温等因素来决定,养护的时间不少于14 天左右, 如果外部环境明显低于5 摄氏度的时候就不能再对无纺布洒水处理。
4 预应力的张拉处理
预应力张拉处理中需要使用到很多机械设备和仪表等工具,这些辅助设备必须要按照时间进行养护和检验校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油表和钢绞线这两项的数值来控制预应力施工的张拉程度。除此之外,千斤顶因为使用次数太多,由于缸内摩擦导致油表的灵敏度也会发生改变,所以不能一直使用,需要根据工程的使用情况进行校对和检验。
一般张拉的主要原则为:桥梁梁体的强度如果达到工程设计的要求以后马上进行张拉,张拉完毕以后进行压浆和安装处理,防止因为长时间防止导致梁体内层刚度值变小,或者梁体发生弯曲的现象。对于张拉的顺序来说,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规范设计标准,在施工中可以分批次或者分段进行对称性的张拉,防止主要构件因为张拉力度过大发生偏心的现象。
5 孔道灌浆
孔道灌浆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预应力筋遭遇到腐蚀的破坏,同时还能保证预应力筋和后期的混凝土可以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防止出现裂纹。可以根据桥体的具体要求对施工的水泥配比进行调配,张拉完成以后需要马上对梁体进行压浆处理,这样梁体就不会出现拱体等变形现象。所有的施工作业中出现的压浆处理都必须保证一次性完工,同时还要安排技术部分对水泥完成以后的刚度进行测试,由此可见,每一个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法,除了建立合格的组织,还要对施工材料严格检验把关,对于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来说,除了具备建筑行业的基本素质以外,还需要进行单独的施工培训,严格保证每一道程序都按照规定来执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