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技术创新
更多>>联系方式 Contact

江苏鑫亿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88-6505

电 话:0515-88632555 88632777

传 真:0515-88632777

联系人:张先生 15851070333

网 址:www.jshh222.com

您当前位置:亿达滑模 > 技术创新 > 施工技术 > 浏览文章施工技术

砼施工裂缝及麻面处理的方法

日期:2015-12-23 10:25:11 来源:转载 浏览数:
 
分享到:
1.1 裂缝的分类及形成原因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在各大项目建设施工中,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难度较大,并且产生裂缝的机率也大大提高。
    ①干缩裂缝: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干缩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过快,混凝土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引起的收缩,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不足以抵抗这种变形而开裂;②温度应力裂缝:温差较大,于很多高原区域混凝土施工及相应的大体积混凝土多采用高强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大,水泥水化反应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又因混凝土尺寸关系,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而表面温度较低,内部与表面混凝土形成较大温差,内部膨胀大于外部,在混凝土表面受到很大的拉应力,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在高原地区,昼夜温差特别大,因此,最容易引发温度应力裂缝)。各种结构在变形过程中受到外界的约束引起的,特别是高原地区及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灌在坚硬地基或厚大的老混凝土垫层上时,没有采取降低和放松约束的措施,将会在混凝土内部引起很大的拉应力,易发生深进,直至贯穿性温度裂缝;③沉降裂缝:在较松散、不密实或硬软交界处,由于地基承载不足,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砼拉裂。
    1.2 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
    ①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②因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③因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④因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⑤因模板拆除过早,造成砼表面粘坏。
    2· 裂缝、蜂窝及麻面修补方法
    2.1 裂缝修补施工方法
    2.1.1 涂刷树脂胶液表面封闭施工方法
    1)先对裂缝封闭范围的混凝土表面采用手提砂轮机打磨除去表层污渍,打磨范围应超出裂缝四周各300mm,打磨至露出混凝土新面,经检查合格后,再用吹风机或空压机吹风清洁,并用丙酮涂刷或擦拭进一步清洁裂缝封闭范围的混凝土表面。
    2)按照设计或产品说明书要求配兑环氧树脂封缝胶,用毛刷或胶辊粘胶涂刷于要求裂缝封闭的混凝土表面。封缝胶应分两次纵横向涂刷,后次纵向(或横向)涂刷应在前次横向(或纵向)涂刷胶液成膜并指触干燥时进行。每次涂刷应细密重迭和均匀,保证涂刷胶液不流淌或流淌后应即时补刷,胶液固化后胶膜均匀、密实封闭裂缝。
    2.1.2 刮涂树脂胶泥表面封闭施工方法
    1)先对裂缝封闭范围的混凝土表面采用手提砂轮机打磨除去表层污渍,打磨范围应超出裂缝四周各300mm,打磨至露出混凝土新面为止,然后用吹风机或空压机吹风清洁,并最后采用丙酮擦拭清洁干净混凝土表面。
    2)按照设计要求配制环氧树脂胶泥,每次配兑的胶泥数量以1 小时内能刮涂施工完毕为宜,配好的胶泥的黏稠度,应既便于施工,又能保证工程质量。
    3)采用灰刀和刮板将胶泥均匀、密实地刮涂和抹压在裂缝封闭范围的混凝土表面,胶泥应纵横向刮涂和反复抹压,刮涂、抹压次数不小于3 次;第一次刮涂、抹压的方向应垂直于裂缝走向,使尽可能多的胶泥抹压进入裂缝内部,并与混凝土粘接牢固;胶泥固化(硬化)后膜层应密实和均匀,无裂缝和孔洞。
    4)封缝胶泥硬化后,构件表面应打磨平顺。
    
    2.1.3 裂缝填充密封修补施工方法
    1)沿裂缝走向按设计和规范规定的剖面尺寸骑缝凿槽或切槽,凿槽或切槽应延伸过裂缝末端,槽的端头应做成弧形,以避免该处应力集中。凿槽或切槽完成后,应采用吹风机或空压机吹风清洁干净。
    2)当设置隔离层时,槽底隔离材料应采用不吸潮膨胀、且不与弹性密封材料及结构材料相互发生反应的材料,隔离材料应紧贴槽底。
    3)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聚合物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缝时,先用水润湿槽内壁及周边,然后再填入灌缝材料,表面抹压平整后,注意养护,以免表面出现裂缝。
    4)采用改性环氧树脂或弹性填缝材料填缝时,填实后应粘贴GF 布或CF 布等增强纤维布封闭其表面,保护填缝料不压坏和碎裂溢出。(图2)
      
    2.2 蜂窝、麻面修补施工方法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和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 的水泥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2)当遇有混凝土基层表面凹凸不平、蜂窝孔洞等现象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a、当凹凸不平处的深度大于10mm 时,先用钻子剔成慢坡,并用钢丝刷刷后浇水清洗干净,抹素灰2mm,再抹砂浆找平层。抹后将砂浆表面横向扫成毛面。如深度较大时,待砂浆凝固后(一般间隔12 小时)再抹素灰2mm,最后用砂浆抹至与混凝土平面齐平为止。(图3)
                    
    b、当基层表面有蜂窝孔洞时,应先用钻子将松散石子除掉,将孔洞四周边缘剔成斜坡,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2mm 素灰、10mm 水泥砂浆交替抹压直至与基层齐平为止,并将最后一层砂浆表面横向抹成毛面。待砂浆凝固后再与混凝土表面一起做好防水层。当蜂窝麻面不深,且石子粘结较牢固,则需用水冲洗干净,再用1:1 水泥砂浆用力压抹平后,最后将砂浆表面扫毛即可。(图4)
   
    c、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施工缝处剔成斜坡槽。槽深一般在1cm 左右,上下斜坡厚度各为2.5cm。剔后浇水并用钢丝刷清洗干净,然后在斜坡内抹素灰2mm,然后用1:2 水泥砂浆找平,并将砂浆表面扫成平面。(图5)
                   
    3)面积大、深度深的蜂窝麻面处理方法(适用于不超过1/3 墙(柱)厚的质量缺陷补强)。
    a、混凝土表面处理:剔除浮动石子,检查凿除后砼表面是否密实,有无明显空隙,如有空隙也应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以便更好的加强新旧混凝土面的粘结。
    b、支模:当补强深度超过5cm、且内外宽度相同,不支设模板时很难保证其密实度,必须支模,支模时应在顶部开设一个洞口,洞口宽度不小于5cm,以便混凝土流淌顺畅,振动捧容易插入。
    c、灌混凝土:查看补强部位混凝土的设计标号,补强时用比该部位设计标号高一等级的混凝土进行补强,混凝土振捣密实。
    d、养护:表面补强12 小时后,对该部位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5 天。
相关阅读

上一条:高性能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下一条:隧道结构及施工薄弱环节分析与防治

公司简介 |  新闻中心  | 企业资 质 | 工程展示  | 技术创新 | 企业文化  | 联系我们

地址:盐城市政府中央行政办公区华邦国际西厦A区506室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88-6505 联系人:张先生 15851070333

电话:0515-88632555 88632777 传真:0515-88632777 邮编:224000 备案号:苏ICP备09031354号-5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江苏鑫亿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站关键词:滑模施工滑模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903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