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够重视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发达国家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十分重视,不惜花大本钱、大力气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作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长期以来,我国对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1)有些项目在申请立项阶段,为了尽快通过批准,有意压缩工程投资,预留资金缺口;(2)单纯对设计多方案进行纯粹的造价分析对比,忽视项目方案的环境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及风险分析;(3)决策缺乏科学性,缺少工程造价信息对决策的支持,人为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大量实例分析证明工程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建设费用的3%~5%, 但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70%以上。在实际工作中, 设计阶段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设计人员工程造价意识淡薄,只注重从设计产品的安全性、技术先进性等方面进行设计,忽视所设计产品单位投资的经济性,同样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2)设计人员责任心及设计水平不足,设计图纸存在缺项和设计深度不够的问题, 给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埋下了隐患, 也可导致造价失控;(3)业主提高设计标准,变更决策阶段的技术要求造成造价失控。
3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将工程设计变为建筑实体的具体实施阶段,是资金发生密集流动的阶段, 也是持续时间长, 受自然天气变化影响最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有:(1)业主现场管理人员技术能力薄弱,对现场管理不力,造成施工单位有机可乘,工程造价提高;(2)施工单位重进度轻质量,重索赔轻控制,不能将质量、进度、造价三者辩证地结合起来,造成盲目赶工,偷工减料,甚至出现扯皮现象,最终既影响质量,又影响进度和造价;(3)在施工组织方面,现有的人、财、物不能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造成大量浪费,从而导致工程造价提高;(4)施工单位的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到了寻求设计变更和索赔的机会上,以谋求其更大的利润目标,甚至出现施工、设计单位联合谋取经济利益。